“寶貝起床了”“不要”“寶貝乖”“好冷”……這是一對母子間再正常不過的“對話”,不同的是,對話里的四歲男孩患有先天性重度耳聾,沒戴上助聽器之前,他根本聽不見媽媽每天說些什麼。男童名叫張志遠,去年6月跟媽媽從六安老家來到合肥,和其他聾兒一樣開始接受言語康復訓練。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,記者近日SD記憶卡來到康復中心,感受這對母子生活。
  媽媽常在家和小志遠一道唱兒固態硬碟優點歌,幫他訓練正確口型。
  一歲多時 小支票借款家伙被髮現耳聾
  2月27日早晨7點半,新安晚報記者來到蜀山區室內裝潢青陽北路董大郢恢復樓,三戶聾兒家庭在這合租一套三居室,小志遠和媽媽張晶晶的房間不足十平米,每月房租500元。
  “他在賴床呢。”張晶晶將被子掀開房屋貸款一角,露出小志遠兩條撲騰的小腿。穿好褲子後,小志遠揉捏著惺忪的睡眼站了起來,媽媽給他帶上了助聽器問:“助聽器有沒有電?”小志遠大聲回答:“有!”然後不停地喊著“媽媽!媽媽!”
  張晶晶告訴記者,小志遠一歲多的時候,家人發現他對聲音一點反應沒有,到醫院一查才發現小志遠耳聾。張晶晶和愛人一商量,決定自己辭掉工作,東奔西走陪孩子治療,去年6月來到合肥。
  吃完早飯已經8點多了,張晶晶趕緊給兒子背好書包,兩人牽著手下了樓。孩子上學的青陽路社區錦雯言語康復中心離出租房很近,走路五分鐘就到。把兒子送到班上後,張晶晶招呼了一聲轉身離開,“回家收拾下屋子,還要做飯,11點半來接他。”
  經過康復 可以直接上幼兒園
  小志遠所在的班級叫檸檬班,一共六個小朋友。王老師告訴記者,當天會複習前幾天所學的內容。記者看到,與正常的學校不同,這裡的小朋友之間沒有任何言語交流,而是都規規矩矩坐在位子上,頂多歪著小腦袋互相看看。
  “小手背背後,耳朵聽。”上課前,王老師開始用手遮著嘴點名了。“這樣是怕他們不用耳朵聽,而是看我的口型。”果然,一個小朋友被點到名後卻不回答,一檢查發現是助聽器沒電了。
  點完名,複習課開始了。用圖畫的形式,天氣、拼音、圖形、顏色先後展示在小朋友眼前。“要不斷地重覆,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記住了,掌握了。”王老師說。
  當老師問道“哪個小朋友能來指一指認一認”時,小志遠高高舉起手,成功完成了任務。被老師表揚後的他,笑得非常開心。“他康復得不錯,以後應該可以直接上幼兒園了。”老師欣慰地告訴記者。
  生活單調 但母子倆充滿希望
  中午11點半,張晶晶準時來到班級門口。小志遠一下就沖了過去,將書包交給了媽媽,看來,學了一上午,小家伙有些累了。
  “做了個番茄炒蛋,腊肉炒青菜。”飯菜一端上桌,小家伙立刻開始大口吃了起來。“我們的生活非常規律,吃完中飯他會午睡到1點半,2點再去上課,然後我4點半去接他,吃完晚飯他會跟小伙伴玩會,大概七點鐘上床,複習下當天學的內容,八點多就睡覺了。”張晶晶說,如此日復一日的生活雖然平淡,她卻在一點點看到希望。
  張晶晶告訴記者,孩子本來就沒有聽力能力,如果連說話都不正常,她實在不能想象孩子的未來會怎樣,“現在所有的辛苦都沒有白費,看到他一天比一天會說,就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  午睡前,小志遠興緻勃勃地和媽媽一起朗誦了首兒歌:糖果方,糖果圓,糖果彎彎向月亮;糖果酸,糖果甜,寶寶都來嘗一嘗……母子倆面對著面歡笑著,那一刻他們的眼中,對方就是全世界。
  吳傳升 本報記者 王慧/文 項春雷/圖
  吃早飯前,媽媽給小志遠喂藥。
  小志遠要戴助聽器才能與人交流。
  課堂上,老師在給孩子們出題。  (原標題:四歲聾兒的“有聲世界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v08bvgjq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